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,近日,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星光 农机”)获得“一种再生稻收割台及再生稻联合收割机”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1373131.X,授权日为2025年4月1日。
一种再生稻收割台及再生稻联合收割机,属于再生稻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。包括割台机架、设于割台机架前部上方的拨禾轮、设于割台机架入口处的往复切割器、设于割台机架后部的割台螺旋绞龙、分设于割台机架入口两侧边的左分禾器和右分禾器、设于割台机架两侧的拨禾轮支撑油缸、设于割台机架一侧的传动机构,左分禾器与右分禾器之间的收割台工作幅宽小于或等于2.5米,再生稻收割台配合履带式行走底盘使用,履带式行走底盘包括左履带和右履带,每条履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80毫米。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满足丘陵山区小田块的使用需求,兼顾通过性及碾压率的要求。
据了解,再生稻种植是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萌发成苗,经科学管理,使其抽穗结实再收获一季的稻作方法。再生稻是我国转型期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一种重要稻作模式,具有省种、省工、省肥、省秧田,且米质更优、绿色安全等优点,近年来在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等十多个省份发展迅速,不仅有效回补了南方双季稻面积的下滑,缓解了双季稻区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问题,而且对调优粮食生产结构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然而,目前市场上符合大纲的再生稻头季收获要求的机具非常缺乏,为尽快投放市场,大部分企业都选用了将传统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按“宽割台配窄履带”方案进行改制,其中最常见的是在市场占比90%的配套动力73 .5~87kW的传统全喂入收割机基础上将原配套的500毫米宽履带更换为350毫米宽履带,这不仅大幅降低了整机的水田通过性,且还因需满足再生稻鉴定大纲要求的直线碾压率≤28%而必须将作业幅宽增加至2.5米及以上,这又因割台的大幅加宽而降低了丘陵山区道路的通过性、行走的安全性,且也不适应丘陵山区小田块的收获,更何况目前的大部分再生稻都种植在丘陵山区。
根据专利说明书,星光农机“一种再生稻收割台及再生稻联合收割机”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,提供一种再生稻收割台及再生稻联合收割机,其能够有效满足丘陵山区小田块的使用需求,兼顾通过性及碾压率的要求。
注:本文由农机网(www.nongjx.com)整理发布,资料来源:国家知识产权局。